“对不起,我们公司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孩子,千万别把学历当废纸
1
学历上差一点
人生就差一截
最近有个新闻在微博上特别火。
有些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反映,在找工作时遭遇了歧视。
有企业在招聘问答环节中直接明确回复,“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
有的HR更是直接表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大了去了,等于没读,“非全日制=本科生”。
其实,早在2016年,教育部就专门下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
规定从2016年12月1日开始,全国研究生将正式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不过话又说回来,实际上,两者在录取分数、学习时间、毕业难度上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别。
更重要的是,人们早已在心里默默认同:
全日制比非全日制含金量更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也难怪有人说:付出既然不一样,为什么要一视同仁?
孰是孰非我们暂且不论,毕竟规定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但说到底,这件事又一次暴露了社会的残酷真相:
学历这东西,大家嘴上说不重要,心里却看得很重要。
公司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可是简历筛人却清楚分明。
不管政策如何呼吁,用人单位用脚有票总是更加真实。
的确,公司招人,想要在几十分钟内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学历,所以才有“非985、211的简历直接扔垃圾桶”。
对普通人而言,学历上差一点,人生就差一截。倒不是说没学历就不能成功,可是你要付出许许多多,才能弥补上学历的差距。
这就是所谓的“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残酷却有自有其道理。
所以,好好读书真的很重要,也许它不能保证你站上巅峰,但大概能保证你不会连入门的资格都没有。
而那些总是劝人学历无用的人,不是真傻,就是真坏。你若深信不疑,早晚要被现实狠狠打脸。
2
贫穷就像遗传病,在我们家族传了一代又一代。 我爷爷没读过书,我爸爸没读过书,我也没读过书。 我抢劫就是为了有一天让我儿子读书做律师,不用再当抢劫犯。

双胞胎保送北大、中科院博士,接力帮妈妈在工地打工。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你在今年的九、十月份到齐齐哈尔大学去看一看,什么样的企业到齐齐哈尔大学去招聘,你再到北京看看,什么样的企业到北京科技大学招聘,你再看看什么样的企业到清华北大招聘,他们给这个学生多少钱一个月的工资,你去看一看,你就知道了。 世界500强企业都告诉你学历不重要,但他们不会去齐齐哈尔大学招员工。他们都是骗你的。

1:00:卖水果的婆婆准备收摊了 1:30:外卖小哥还在给加班的白领送去夜宵 2:00:饭局上应酬的中年人才刚到家 3:00:值班的护工正在全力配合抢救刚送来的病人 3:30:货车司机已经整装待发 4:30:卖早餐的婆婆吃力地穿过逼仄的弄堂 5:00:唤醒城市的环卫工走上萧瑟的街头

人生应该像条河,开头河身狭窄,夹在两岸之间,河水奔腾咆哮,流过巨石,飞下悬崖。后来河面逐渐展宽,两岸离得越来越远,河水也流得较为平缓,最后流进大海,与海水浑然一体。
